437必赢会员中心第七期学术沙龙活动简报

发布时间:2016-10-08 13:06    浏览次数:
    437必赢会员中心秉承教学和科研并重的优良传统,近期,继续通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来活跃科研氛围,积极推动公司科研工作持续有序进行。定期举行的教师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是公司青蓝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公司有效提高科研水平的多样化形式之一。9月28日下午,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年度第二期学术沙龙活动顺利如期举行。公司党委书记李培玉,经理王晓勇、副经理张帅梁、督导组长杨明亮、一大批中期年教师及院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活动。

    此次活动由公司青年教师、副教授张颖举老师主持点评,行政管理系贺娜老师作为主讲人阐述近期学术心得,讨论的主题是“供给侧改革需兼顾需求管理”,讨论的核心是“现阶段需求管理的有效性及可持续性问题”。贺娜老师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式谈起,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的“加强供给侧改革同时要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讲话为依托,在肯定当前我国所积极推动的供给侧改革重要性的基础上,强调了兼顾需求管理的必要性。贺娜老师指出,在当前学术界确存在这样一些声音,对需求管理的理论价值存在诸多质疑,甚至是非议;这样的声音在实践层面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贺娜老师正是基于此种顾虑和担忧,选择了这一主题。她认为:供给管理政策效应应需较长时期才可发挥作用。不能急躁冒进,单纯把供给层面改革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清除过剩产能和库存,或者淘汰掉落后产业部门,这其中还会涉及到为数众多的经济部门人力和物力的调整和安置问题,并且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也尚需时日。所以,应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部署,以防止过于急迫的产能调整引起经济大幅滑坡。需求管理政策实施亦需要转变思路,不应拘泥于需求端管理只能进行总量调整或仅适合于短期推行的传统认识。政策不必都局限于传统的总量调控,也可以是结构层面的。过去较长时期,确实需求管理政策有相当部分短期量化执行,如增量投资驱动、信贷短期批量扩张等,并且侧重于对经济总量的调控,结构性调整较少。但有如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税制成熟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等,均需要较长的制度建设期,就性质来看,应从属于需求管理政策范畴。未来应基于新视角,切实从增加居民收入和提高国民福利角度出发,推动真正有益于改善民生的更有建设性的政策在实施中逐步长期化、制度化及稳定化。

     首先她从理论层面梳理关于需求管理有效性探讨的几种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并从经济系统论角度出发,认为:从理论上来看,凯恩斯最初创立“需求管理”政策是作为大萧条期间反危机政策而实施的,确有短期性特征。但在长期实践中是否有效,目前学术界还存在较大争议。经济学上的“长期”、“短期”本就是一个不具体的、不可量化的抽象概念,可以依照资本是否可以更新作为划分标准,亦可以遵从契约或菜单中价格和工资是否能够调整作为划分标准,并没有严格的统一界定。用经济系统论分析,供给方和需求方均是市场主体,是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供给和需求并非独立存在,是相互联系共同影响市场的有力力量,市场均衡的实现恰恰是供求双方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经济时期,经济体系所呈现出的主体矛盾不同,所主要倚重的经济理论也会有所不同,涉及具体经济运行时会有选择的筛取着力点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但并不代表需求侧作为市场的一重力量可以退出分析视野。
     其次,贺娜老师强调,在实践层面,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政策进入、退出时机,力度大小的选择以及配套政策的推进都有密切关系。最重要的是,“需求管理”政策是在一个带有本土特色的体制环境中实践,不能剥离体制因素的影响单独分析政策绩效;事实上,体制因素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关键的。长期以来,我国需求管理政策都不是独立的、不受干扰的执行,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理念和模式甚至是行政管理绩效的考核都会对政策的实施产生较大影响。过去若干年中,需求管理政策实施后系列问题的出现和此也有密切联系。所以,并非“需求管理”自身有问题,而是实践中方向需作出调整。
    最后,贺娜老师分析了需求管理作为当前供给侧改革有益补充的重要性。她重点指出:第一,从供给端着手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涉及产业面极广的改革,高库存、高产能和高杠杆在短期内要去掉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局,涉及到经济层面乃至社会层面的稳定。基于需求端考虑,积极落实就业政策、针对性的财政补贴政策及信贷支持政策等,可以减少或避免摩擦,促进经济形式的良性转换和稳定的经济格局的确立。第二,过剩产出不能作为无用资源而存在或处理掉,必须有相当的市场需求来消化和吸收。通过需求管理政策适度提高消费水平,引导闲置产能进入更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领域,可以缓解存量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和新工艺的试用虽然很多时候是一种来自于市场主体的自主或自发行为,但无疑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确也有利于产生强大的创新驱动力。第四,传统产业的过剩既有市场交易意义上的过剩,也蕴含着某些产业已开始积聚逐步走向衰败的风险。按照相关理论,产业发展都要经历产生、成长、成熟和衰败的生命周期。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以延长生命期或直接培育新的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并非一日之功;况且当前供给活力的释放还面临着体质和制度层面的约束。在新产业供给能够足以培育和创造新需求之前,也确实需要一些设计恰当的需求管理政策,能够在相对较短期发挥经济拉动力,来弥补和缓冲市场动力的不足。
贺娜老师所做出的上述思考的基本框架是:
一、供给侧改革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二、需求管理的理论基础及政策内容;
三、供给侧改革需兼顾需求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认识;
四、供需管理结合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从不同角度给予点评,提供了多重学术思路和建议。张帅梁副经理以通俗的形式解释了实践层面供给和需求的双向对接问题。金琳副教授指出供给领域可能会和投资需求层面分析存在的交叉性。王睿博士强调信息通畅对疏通流通环节,化解过剩产能的重要性。马开轩副教授基于对比层面,分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府管理体制和方向的差异性。管煜武副教授对报告者贺老师所谈及的当前需求管理的覆盖领域给予了质疑。崔璐博士及谢亚婷博士对贺老师论述主题和相关结构的完善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讨论会结束总结环节,主持人张颖举副教授对贺娜老师和其他参与老师的相关评论进行了概述和提炼。李培玉书记建议以后可以尝试多元的、互动共享的学术沙龙形式;王晓勇经理对此次沙龙的选题视角给予了一定的肯定,主张青年教师要教学和科研相得益彰;督导组长杨明亮老师鼓励大家要不拘一格、活跃思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交流活动。
   公司通过开展本期学术沙龙交流活动,既理论联系实际,引导教师和员工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及焦点问题;又立足于本院,丰富了教师们的学术生活,调动了教师队伍的学术热情和创造性,进一步培养科研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为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